墨下绘真清 画中藏诗意

2020-08-05 15:21:21

藏品名称:天蓬送福

藏品材质:宣纸

藏品尺寸:三平尺

创作作者:马德华

作者简介:

马德华,曾用名马芮,1945年8月11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影视、戏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1960年,马德华报考了中国京剧院并被录取。之后,马德华转为昆曲丑角演员。1986年,因在古装神话剧《西游记》中饰演猪八戒而获得关注并开始影视生涯。1988年,与《西游记》的其他演员一同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猪八戒这一角色出神入化的演绎,马德华荣膺“中国国家一级演员”、“第11届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收藏价值:

1、八戒送福 应时对景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福将,热闹喜庆、憨厚可爱,为新年增添欢乐,是猪年最好的象征。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长辈领导,猪年送“福”,都是新年最好的祝福。

2、名人效应 热度空前

近年来,书法界刮起一阵“名人书法风”,从演员、歌手,到商人,研习书法者不在少数,有的为陶冶情操,有的是兴趣所致。这其中,有一部分名人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大受追捧,形成一种“有钱难买”的迹象。

2014年12月,北京一场浙商慈善拍卖会上,马云的一幅墨宝“话禅”以468万元成交。

2013年,赵本山的“龙腾凤舞”四个大字,拍出了92万元的天价。

名人书法,本就难求,有钱也难买到。马德华老师为人低调,其作品极其少有,署名八戒将成为永久珍藏。

3、兼具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

在演艺界,马德华老师被评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其自身的价值已不可否认;在书法界,马德华老师结缘书法数十年,书法作品笔力深厚,字体饱满,而且曾在很多重大场合创作书法作品,备受藏家好评。

2018年12月8日,在北京瀚海拍卖会上,马德华老师书法作品“敢问路在何方”以11.5万元成交。略窥其书法作品的市场价值。

4、12年一遇 千载难逢

猪年12年一遇,此次马德华老师写福送福,是33年来的头一回,机会千载难逢。对于喜爱猪八戒的朋友来说,能在猪年收藏到马德华老师亲笔写的“福”字,是莫大的荣耀和幸福。

藏品名称:一九六一年作傅抱石书画

藏品材质:宣纸

藏品尺寸:44cmX94cm

创作作者:傅抱石

作者简介:

傅抱石是当代中国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要想鉴别傅抱石的书画作品,首先要学习和研究他的学识、学习他的艺术里程、博览他的书画真迹、掌握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征。其二是“烂熟”画家的印章和款题。三是掌握画家各时代用过的纸张、丝绢、墨、印泥等各种鉴定依据。

傅抱石书画艺术风格与艺术特征:

傅抱石是一位把学者的科学冷静、诗人的丰富感情、画师的高超笔墨功夫三者集于一身的大画家、大诗人,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绝不是以诗句题画,而是诗情与画意巧妙的结合,这是傅抱石作品的真谛。纵观历史,达到此境界的,仅仅古有王维、石涛,今有傅抱石。

傅抱石原名傅中洲,字庆远,号瑞麟。因为他早年学画时仰慕石涛,改名抱石,自号“抱石斋主人”,以明其志。所以傅抱石早年的绘画,直到上世纪30年代,在扶桑求学期间,还能看到石涛、陈老莲画风的痕迹。傅抱石的艺术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其命维新”的一生。他经过扶桑求学,到1939年寓居重庆,经过金刚坡探索,40年代末,自己独特画风以臻成熟。50年代他又开始新的追求,画风也渐有所变,除了主题内容的充实和变化外,苍茫的笔势增加了酣畅雄健的成分,偏于灰暗的色调也趋于明快。1960年江苏国画写生团历时三个月,行程23000里的写生,以及之后的东北和东欧的写生,让傅抱石的胸怀更加开阔,使他以臻成熟的艺术格外丰富多彩。总之,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草创初成的阶段,60年代才是其艺术进入巅峰时期。这是鉴别傅抱石书画最基础的知识。

“抱石皴”是傅抱石在绘画技法上的最大创造。他综合古人精粹,深入观察大自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表达山峦纹理的绝妙方式,即具有内在的严格规律。又变化万端,豪纵而不紊乱,散锋变成无数中锋,处处刚健。而伪作则用笔杂乱,无规律、少变化,侧锋多而疲软。

傅抱石书画的印章和款题:

款题:中国的传统习惯,印章是人们生活中代表个人的一种凭证,自古一直沿用至今,艺术作品上作者的印章和款题更是不可少。因此,历代鉴定艺术品的真伪,常以印章和款题作为重要依据。《历代书画家印章款识》这本书,向来是鉴定专家必备的工具。

傅抱石是一位杰出的篆刻金石家,他所有作品中的印章都是自刻的。他对所用印章的大小、朱白文的配置、落印款题的位置都十分考究。他的书画作品中绝对没有款题过大或过小、印章大小不当和失位不协调的情况。把傅抱石的印章和款题“滥熟于心”,研究分析其作品的印章款题布置位置是否妥贴,完全可以辨别出作品的真伪。

傅抱石的常用章有:1、姓名章。分大中小三种,有“傅抱石”、“傅印抱石”、“傅抱石印”等,均为正方形白文篆字。2、名字章。分中小两种,无大印,有“抱石”、“抱石私印”、“抱石之印”、“抱石之作”、“抱石画记”等,分方形和圆形,为朱文白文篆字。3、姓氏章。分中小两种,数量较多,有方形、圆形,少量异形,多为朱文篆字。4、籍贯章。刻有“新喻”二字,有方形、椭圆形两种,皆为朱文篆字。上世纪40年代常用,50年代少用,60年代未见用,另有白文“新喻傅氏”。5、纪年章。几乎每年一方,1949年以前常用干支纪年,以后多用公元纪年,偶有“癸卯”、“甲辰”干支纪年。6、斋名章。数量不多,有“抱石斋”、“抱石山斋”、“南石斋”,皆为方形朱文篆字。“南石斋”刻于1958年,仅见两幅画中,后一直未用。7、押角章。分大中小三种,数量较多,以朱文篆字为主,白文仅“换了人间”一方,其中“其命维新”、“往往醉后”等最常用,“往往醉后”共三方,两方方形的仅用两三次不满意,后于40年代刻长方形得意之作,几乎得意画幅都用此印。有一方“印痴”长方形印,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常用,50年代后极少钤盖。“不及万一”朱文篆字方形章,是毛主席诗意画的专用章,用以自谦,其他画幅从未用过此章。讲到此章,我们给大家说一个例证:在1995年,有两位四川画贩子,带一幅傅抱石《三老图》到北京市文物公司出售,一口价37万元,少一分不卖。此画的裱工都是上世纪40年代重庆地区的老裱,当时北京的多位鉴定家在场,真伪意见不统一,决定乘飞机送南京傅抱石艺术馆鉴定。傅二石先生边展画边说,画还好,题款写得弱些,还能凑合,展到押角章“不及万一”时,这幅伪作的狐狸尾巴彻底地暴露了。40年代金刚坡时期的画作怎么会钤盖此章呢?此事过后不久,又一位四川企业家带来与上边那幅相似的《三老图》,他说是用40万元买的,要求参加北京瀚海拍卖会。当专家为他点破伪作机关后,这位企业家立马脸色变白,出了一身冷汗。

款题,傅抱石经常是画题、年代、地名和签名组合而成,并习惯用“抱石并记”作为签名形式。常用行楷书写,也有画题用篆书,年代、地名用行楷写,其篆书带有金石味,这是他的特征。傅抱石不仅是绘画大师,也是出色的学者,其知识渊博,对文字学研究极深,画上的题字同样精美绝伦。作为者绝对达不到如此境界,因此也最容易在款题上露出纰漏和马脚。

傅抱石书画纸张、墨、印泥等材料:

关于纸张问题,傅抱石画人物画喜欢用宣纸,山水画喜欢用皮纸。但是在1938年以前,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是用宣纸的。1938年至1946年,由于傅先生在四川,宣纸极难购买,贵州皮纸则到处可购到。这种纸质地粗糙,色赭黄,但对墨色反映还有可取之处,所以这一时期画人物的老人和山水常用贵州都匀县出产的皮纸,画仕女画常用宣纸。1946年傅抱石由四川返回南京,带回大量这种皮纸,故在1950年之前,在南京画的山水作品亦都是用这种皮纸画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傅抱石在浙江购得温州出产的四尺手工皮纸,所以这个时期大量作品都是温州皮纸绘成。傅先生喜欢用皮纸在皮纸的反面作画。

还有傅先生作画时对纸从不揉搓,揉过纸的傅抱石作品皆为伪作。1956年傅抱石从北京荣宝斋用巨资购得乾隆丈二匹宣纸和乾隆皮纸,乾隆皮纸又分两种,一种是幅面17厘米×78厘米,帘宽4厘米,纸质纯净、色黄,纸面光洁,墨色反映极佳;另一种是幅面为丈六匹,480厘米×140厘米,帘宽1厘米,色黄,质地一般,墨色反映尚佳,常用作巨幅创作。60年代傅抱石作画用纸几乎都是用这种乾隆宣纸和乾隆皮纸。

根据傅抱石不同时期所用的纸张,特别是贵州皮纸、乾隆宣纸、乾隆皮纸,现在伪造者是无法获得的,这是鉴别傅抱石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藏品:一叁一 七零八八 零壹壹八。

关于用墨。傅抱石是一位对作画用品、工具都非常讲究的画家,特别是对墨锭的要求,更为认真。他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名墨,不是作为古董收藏,而是用来挥毫作画之用。他惯用油烟、漆烟旧墨,磨砚作画,从来不图方便,以墨汁作画,无一例外。观察他的山水画的重墨处,当是黑色晶莹发紫光,黑中透亮闪发墨韵光彩。他说:“黑中自存光,墨中自留趣,笔墨当传神”。如果不是用高品质的墨锭作画,是达不到此种效果的。因此,从画幅墨中反映的效果中,也可鉴定真伪。

傅抱石作画钤印使用的印泥也很讲究。在1933年以前,傅抱石所用的印泥质地较差,朱砂不纯,印油亦次,画幅印迹常常有走油现象。1942年得朋友馈赠贵州镜面砂、陈年晒油所制的印泥,色泽纯净,印迹有厚度。1946年又得漳州八宝印泥,朱砂纯净,色相亦佳,印泥厚重。1958年又购得两盒上等印泥。傅抱石笔下的人物画所用的印泥,色泽较红;山水画所用印泥色泽较沉着。两种印泥都调入八宝粉末,所用印迹都很厚重有珠光。目前照相制版技术都很发达,印章已经可以用照相制成锌版,用手印拓而成,印章鉴定减弱了可靠性,但从印泥质量上鉴别,仍不失鉴定参考的依据。

藏品名称:建军宝玺

藏品材质:和田玉

藏品重量:约4100g

藏品规格:约60X60X80(mm)

发行数量:5000套

创作大师:卓凡

作者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   副教授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中国书房》  主讲人

中国工美学会(木)雕刻专委会  副主任

中国第六届玉石雕刻    国家级大师

天工奖/玉华奖/百花奖  专家评委

卓凡被业界称为儒匠,他是“中国书房-白玉比例”审美的倡导者,雕刻玉石,从事传统造物方式与现代美学转型的研究。

《建军宝玺》以玺铭军,以简记魂。玉玺在材质上,特选用专为国家重大事件封存玉料,在工艺上,采用玉雕绝技阴雕阳刻相结合,创作出符合五大军种形象的琮玺。为纪念这一史实,精选九枚玉片,采用古法金泥镌刻出一部玉简,上面记录了展现我军重要史实的(八一宣言)及五大军种成立时间,五方建军宝玺及玉简总重达4.1公斤之多,耗费玉料无数。《建军宝玺》排在一起是一座玉质长城,震撼大气,罕贵稀缺,珍贵无比。

藏品简介:

中国历朝历代,玉玺乃“国之重器”,是承载权威和记录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每逢盛世大典 ,国家必以玺铭刻, 礼敬珍藏,流传后世。

2017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90周年记念日,为了热烈庆祝这一盛事,《建军宝玺》特由北京珠宝协会收藏专业委员会出品。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周年,也是五大战区、五大军种改建后第一个建军节,意义特别重大。

为隆重庆祝建军 90周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决定 :要以建军90年来最高规格予以纪念,并特别启动了建军90周年宝玺制作重大工程,责成工美及玉石珠宝两大行业最顶尖最权威机构中国国家工美协会、北京珠宝协收藏专业委员会联合监制出品 特别组织了国内军史界、玉石界的多位专家组成团队,历时三年 ,推出了建军90周年第一组建军宝玺。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自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到如今的90年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战胜一切敌人,征服一切困难,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90周年庆典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朱日和沙场点兵,举行了隆重的阅兵盛典,除此之外,同题材影视作品《建军大业》热门上映,工美集团国礼出品中心为此出品了《建军大业》方授权的同名纪念藏品《建军大业》玉玺,庆贺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

20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玉玺《建军大业》分为青玉版、碧玉版、青白玉版、白玉版。均采用和田玉雕刻,每方宝玺重量均为500克以上,玉玺正面雕刻“建军大业”中英文字样;玺基侧面元素有坦克、飞机、航母、火箭、卫星、导弹等图案;玺基背面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雕塑图案;玉玺的印纹篆刻“建军大业”及“1927-2017”字样。

2017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军90周年记念日,为了热烈庆祝这一盛事,《建军宝玺》特由国家工美特别监制。《建军宝玺》首先经过选料,剥皮,挑选其中质地细腻纯净、紧密坚韧的和田玉料,而后历经设计、粗雕、细雕 ,精修和抛光等数十道工序,精雕细琢制成宝玺,将中国现代五大军种核心要素及建设信息化部队的方针镌刻宝玺之上,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建军宝玺》发行数量仅为5000套,一套一证,均编号发行。

藏品名称:《兰亭雅集图》

藏品尺寸:

发行数量:66套

创作作者:李仁孚  王淑娟

作者简介:

李任孚

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2005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后创作高研班刘大为.冯远导师工作室。 现为北京凤凰岭书院书画学刘大为精英班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人物画创作室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南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

作品经常参加全国、省美展并获奖, 不少作品为新西兰、 马来西亚、 日本、新加坡等国内外美术馆、 博物馆及个人收藏。

王淑娟

字琦石,号墨然,斋号:垚韵堂;祖籍山东,现居北京市朝阳区,琅琊王氏--书圣后裔,中国潘天寿艺术画院名誉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乡协佛道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名家书画院院长,国宾礼特供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北宗山水研究院研究员及工作室画家,美国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中国区副秘书长,中国书画艺术协会理事。作品参加全国及省市画展,多次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有关单位、个人收藏,并入编多部典籍。《直击书画》,《艺术先锋》,《艺术先知》联合推荐画家。

2007年作品《大好河山》获得《欢聚北京》迎奥运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2008年在798艺术区举办个人精品展

2009年作品《故乡的云》参加山西盛世华宝堂春拍以11万元成交

2011年底中国书画大赛美术作品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2012年10月美术作品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全国书画大展中被录选参展并被收入大型书画集《历史的颂歌》一书;

2013年进修于清华美院何延喆北宗山水画高研班;

2014年7月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鲁石高研班,结业作品获优秀奖并被学校收藏。

2015年全球和平经贸论坛爱心慈善艺术家,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爱基金”公益形象,推广大使;

2016年首届全国“柴达木杯”书法篆刻、美术大奖赛二等奖;

藏品简介:

作品《兰亭雅集图》寓意积极,绘画功底深厚,开创了国内书画结合的典范,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此副作品将由本学会收藏并做为国际学术交流展品。

为传承华夏传统文化精神和弘扬中华国画艺术,由中国国家收藏协会权威监制的 《兰亭雅集图》正式面世,此副作品包含了两位国家级书画家书画臻品,联袂再现了中国最具盛名的兰亭雅集的盛景和中国第一行书《兰亭序》。将二者开创性的集合到一起实属难得,也表现出了两位老师的绘画书法精髓,艺术价值更是无法估量。本中心在查验相关证件、资料后,同意承担《兰亭雅集图》监制之责,全球限量发行66套。

藏品名称:陈少梅书画

藏品材质:宣纸

藏品尺寸:75X40cm

藏品作者:陈少梅

作者简介:

陈少梅(1909年4月—1954年9月),男,汉族,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现代画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人物经历:

陈少梅,一九零九年出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门第,故其印语曰:“家在洞庭衡岳间”。他的父亲陈嘉言,字梅生,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建漳州知府,也曾在湖南主持过有名的船山学社,思想比较开朗。嘉言先生工诗文,擅书法,少梅自幼即在父亲的督导下赋诗、习字,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但是他更酷爱丹青,十六岁时参加了北平的湖社画会,故又号升湖。据说,当时他是湖社画会最年轻的一位成员,也是学习最刻苦者之一。当年旧京聚集了一大批中国画家,许多亦富,临习数遍之后,再准时归还画主。经几年磨砺,聪颖加勤奋,使他具备了比较坚实的传统山水、人物画收藏,陈少梅是借私人收藏临摹起家的。他每借得一件名作来,便如获至宝,躬身烛光之下,彻夜临摹功底;在二十岁左右已于画坛崭露头角。

创作授徒:

一九三零年,当他二十一岁时,作品就参加了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并获美术银版奖。此时,陈家家境日衰,他不得不以卖画为主。

一九三一年始,他由北京转赴天津,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分会,从事绘画创作,兼事授徒,并于京、津、沪举办画展,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一位早熟的画家。启功先生说:“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成就之早。”据吴云心先生回忆,“日军侵占天津时,陈少梅居达文里,志画为主,不求闻达。”当时的老画家赵松声在天津画坛很有声誉,为同道所尊重。赵画黄鹤山樵一派,造诣很深,与陈少梅所宗不同,而对陈却推崇备至,欣然自居陈下。陈则谦虚坦率,从不自炫其能,一无傲气,更无俗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积极努力于新美术事业,焕发了新的创作激情。

作品特色:

陈少梅早期作品,尚能见到三十年代所画的部分山水和仕女。山水还处在仿古阶段,如仿郭熙《松溪泛棹图》,完全掌握了郭的绘画特点和笔墨技法,“郭熙山水,其山耸拔盘回,水源高远,多鬼面石、乱云皴、鹰爪树,松叶攒针,杂叶夹笔”,及以弧形线条勾勒山石轮廓等等特点,在一段时间里一直影响着他的画风。有时,他又将郭熙的鹰爪树、山石笔法与马、夏的斧劈皴揉于一纸(如一九三三年的《雪景山水》)。有时以郭熙的笔致与青绿重彩相结合(如《江畔山居》),这都可以看出他的变通和融合过程。现在所能见到的几幅早期人物画,多为仕女、高士,受仇英、唐寅影响较多,画风柔秀淡雅。他常将人物置于山水、园林之中,既增加了情趣,也发挥了他擅画山石竹木的特长。三十年代的陈少梅,主要是从“北宗”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艺术艺术个性。

陈少梅画作,以《西园雅集图》和《桃花源》为代表。《西园雅集图》作于一九四五年,是一件大幅工笔山水人物画,描写北宋时画家兼文人的苏东坡、李公麟、米芾等人在王诜家聚会的情景。当年,李公麟即绘有《西园雅集图》,但没有流传下来,后来南枕头画家马远也画过一件同名长卷。他没有把这一故事局限于王诜的家园,而将那些赋诗、作画、弹琴、题壁、问道的文人置于近乎大自然的环境里,以衬托文人志在山林的情趣。就形式而言,他以鸟瞰的构图为文人画家们提供了可游的深远空间,并将仇英秀雅纤丽的笔法与夏圭劲爽刚健的小斧劈皴交互使用,整体淡彩中局部辅以重彩,形成了一种秀逸而不媚弱、清劲而不霸悍的格调。

与《西园雅集图》同年所作的扇面《桃花源》,是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作,他在区区小扇之上,同样以鸟瞰视法展现了广阔的空间,仔细把玩,右下角岩下溪中泊一叶渔舟,往左往上便是横互在桃花源头与那世外村舍上的人物,显然就是文中的那位渔人,他刚刚穿过岩隙正执着地前行。扇面上部深远处即是那“土地平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理想境界了。读此画,如身临其境,也仿佛随同那渔人一起弃舟登岸,穿林过山,奔向那无纷乱之争的世外桃源,心境亦会为之“豁然开朗”。睹此,我们不能不佩服画家构思和布局之巧,竟那样贴切地将语言艺术转换成了视觉形象,那样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可居、可游的审美特点,并那样巧妙地通过画面或紧或疏的安排,不仅与渔人也与观众由惊异而豁然的心理取得了共鸣。另外,我想,当时,在日寇铁蹄下的一位画家,选取这样的画材不是没有想法的。它很可能借此说明身隐囹圄而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希望人民能过上桃花源般的安静生活,从面临的战乱中得到解脱,它反映了画家这一善良愿望。《桃花源》虽然只是件很小的扇面,但从创作态度和构思技巧来说,足可称为陈少梅的一件精品。一九四七年,他再度以此为题,作《桃花源诗意长卷》,在另一种章法里把我们带入了那诗的境界,不仅章法更加奇异,语言更加熟练,他那借古喻今的艺术思维方式也进一步趋于高妙,“想得耕田并凿井,依然淳朴太平民”的人生理想是益加深沉了。

四十年代,陈少梅还创作了一批格调清秀的人物画作品,《采菱图》、《芦汀渔女》即属此例。《采菱图》作于一九四一年,表现了一位水乡妇女驾舟采菱的情景。中部画一株枝条秀美拂垂水面的秋柳,右下、左上芦草坡角映衬,加以水墨淡彩,交织出一首采菱的清歌。右上题七律一首:“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衣绿髻谁家娘,小艇如棱不停泊。月落青山起暮烟。湖海十里镜中天。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此画以秋景点缀,仿佛笼罩着一股淡淡的哀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就其山水技法而论,由于题材和情思的特殊性,处理得比较柔秀,它们虽然都有马、夏和浙派山水画家关于处理的墨色韵律,常常在州头、坡角形成墨色浓度的焦点等特色。然而又不似前人那样刚硬乃至霸悍,这是经过作者的个性消化过的艺术语言。

陈少梅四十年代的作品,还有一种较为粗放的意笔,这显然是他在笔墨成熟以后放笔直干的一种变格。人物如《东方朔》、《达摩》等笔法率简,有吴伟、张路遗风,与他所画仕女迥然不同;兼及山水、人物者,如《风雨归舟》(一九四一年,又称《江风海雨》),得益于古代浙派大家健拔劲锐之力,其技巧绝不在古人之下,他在题记中说:“郁郁勃勃觉江风海雨瑟瑟生指腕也”,并非虚语。更加简炼些的《秋山赏云》(又称《琴罢赏秋》),人物视线投于飘渺空际,尽得画外之画、诗外之诗的余韵,均可见其一番超俗之心。直到五十年代初,这种清逸心境仍有表现,如《观瀑图》,石用大斧劈皴,苍劲泼辣,松用中锋笔,劲如屈铁,水纹则流动似狂草,观画如闻瀑泄浪激松鸣之声,在此自然之仙李白呢,还是词人苏轼呢?如果我们广义地认识“画如其人”,那么,艺术家对于某种形式风格的偏爱,也无不透析出他的气质和精神面貌。由此,也可以说,这种粗放的意笔,流畅的气韵也体现了青壮年时代的陈少梅在那污浊的社会氛围中,对于生命力的渴求。

人物评价:

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为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奠定了宽厚的基础。同时我认为,马、夏也好,浙派也好,他们的表现技法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笔墨的造型意义多于笔墨的书法趣味,陈少梅由此转入表现当代生活无疑是较为便当的。他沿着自己选定的路子诚挚地探索着,终于把那几欲断绝的薪火重新点燃起来,形成了自己寓柔于阳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陈少梅辞世已四十余年,画界无不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如果天公识人,假其高寿,这位具有深厚的传统基础又找到了艺术新途正在向着新的高峰攀登的丹青妙手,必将对中国艺坛有更大的贡献。

2004年陈少梅的作品在市场上更是势不可挡,他的《仕女》四屏尽管品相不够完美,但仍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 99万元拍出。在2004年天津文物公司拍卖会上,陈少梅画作《二十四孝图》长卷以60万元起拍,引来不少买家争夺,最后以561万元成交,是目前陈少梅作品拍卖的最高价。2004年梅于1950《松涛归帆》和《深林多秋》,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分别估价为4港元和5港元,结果上拍时受到热烈的追捧,均拍出180余万港元的佳绩。现陈少梅的一般作品也在数万元,大幅精品每幅在百万元以上,后市值得关注。

联系电话:029-68990883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隆化百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商旅生涯、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生活百科、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隆化百科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